我覺得這是生態(tài)布局造成的虧損,滴滴不賺錢看的是整體上盈虧的平衡,所以滴滴虧錢并不一定是將錢燒在滴滴打車上,更多的是浪費在了生態(tài)布局上,而且我不認為司機不賺錢,試問如果你是滴滴司機,虧本的生意你會一直堅持下去。造車的錢有很大一部分是減持的錢吧。
1、司機不賺錢滴滴喊巨虧,不差錢的滴滴到底把錢燒哪了?
我覺得這是生態(tài)布局造成的虧損,滴滴不賺錢看的是整體上盈虧的平衡,所以滴滴虧錢并不一定是將錢燒在滴滴打車上,更多的是浪費在了生態(tài)布局上,而且我不認為司機不賺錢,試問如果你是滴滴司機,虧本的生意你會一直堅持下去?一公里給多少錢耗多少油都是明碼標價的,不賺錢你會跑?站在司機的角度思考,如果跑滴滴真的不賺錢,如果你是司機你會一天到晚的跑么?一公里耗油多少收費多少基本上都是透明的,如果不賺錢還那么玩命的跑,純粹是扯淡,所以我覺得你說的不靠譜,滴滴司機肯定是賺錢的,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。
另外,滴滴喊巨虧,我覺得虧損的原因并不是不賺錢,而是入不敷出,要知道滴滴在去年一年里的生態(tài)布局涉及到很多領域,這包括保險,網(wǎng)絡金融、酒店、健康險、理財、車險、二手車、汽車保養(yǎng)、電動車等等領域,在當下各個行業(yè)都已經(jīng)有人占領的前提下,滴滴又投資這些領域去搶奪別人的飯碗,那么在前期是很難收回成本的,也就是說在短短的一年里,滴滴野蠻生長導致自己賺1元錢花5元錢,別說100億,如果再這么持續(xù)下去500億都不夠它虧的,
2、有人說滴滴快撐不下去了,你怎么看?
滴滴公司的兩個根本,一,乘客。二,司機,這兩個本來應該是平等的,但滴滴平臺完全偏向乘客,加上抽水太高,導致司機流失。比如,現(xiàn)在叫車滴滴會有一個推薦上車點,之前是沒有的,估計是司機投訴多了,所以改進了一點,這說明,滴滴也是知道有些地方確實車子不好開進去,希望乘客能體諒一下。但是,這確實只是推薦,而不是要求,如果乘客堅持在叫車位置上車,滴滴并沒有說司機可以拒載,
事實上確實有些地方很難開進去,滴滴為什么不規(guī)定為如果不在建議上車點上車,司機可以拒載,請司乘雙方協(xié)商。畢竟是生意,如果不是太難進或乘客有特殊原因,我相信大多數(shù)司機都會進去的,之所以這樣,原因無非是滴滴感覺司機又不是我的人,車也不是我的車,說白了就是辛苦又不是我辛苦,你給我去。滴滴一直到現(xiàn)在,都很少從司機的角度看問題,
行車在路上,不是在自己院子里開,得守規(guī)矩。明明有的路段禁停,滴滴卻讓司機等幾分鐘才能無責取消,這不是強迫司機違章嗎?類似的情況還很多,司機心里報著怨氣,服務態(tài)度能好?更新一下,回復中有一位滴滴司機說了,就昨天一個預約單,跑了十幾公里去接,快到的時候?qū)Ψ饺∠?,滴滴沒有任何補償,如果打客服電話估計就一句:警告該乘客一次。
實際上,解決這種問題非常簡單,顧客下單的時候直接預收車費(按估算收,多退少補),事實上別的都這樣,你去買明天的火車票,難道是上車才收錢?不止預約單,別的也完全可以下單就先收錢,以防止無故取消。這對真正要坐車的人完全沒有影響,本來就要付,先后而已,這樣可以防止很多糾紛,但滴滴就是不做,就是因為滴滴一開始就把司機看低一等,反正人車都不是它的,損失和它半毛錢關系沒有。
3、如何評價滴滴平臺與滴滴司機之間的關系?
如何評價滴滴平臺與滴滴司機之間的關系?對于這個問題,確實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一番,尤其是在最近滴滴投資人被“滴滴司機打人”一事爆發(fā)后,互聯(lián)網(wǎng)經(jīng)濟快速發(fā)展之下,各類商業(yè)模式層出不窮,而一些傳統(tǒng)意義上明晰的關系則變得理清不了,總之,互聯(lián)網(wǎng)經(jīng)濟即是相互融合,相互共生,模糊了縱向?qū)用?,而突出了橫向關聯(lián)。至于滴滴平臺與滴滴司機之間的關系,看似雇傭關系,但滴滴平臺并不支付滴滴司機工資、福利和存在勞動者關系,這更似合伙人關系,因為他們之間相互的事件主體、責任主體和收益又是相關獨立的,滴滴提供平臺和技術,司機提供車輛、出行服務和油氣、保險、車輛報損、罰單等成本,而一旦有乘客發(fā)生交易產(chǎn)生收益,雙方按照比例進行分配。